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诗迪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评论】诗迪:用美好去唤起艾滋病患者的信心

2013-04-23 10:20:03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王海珍
A-A+

  诗迪是个艺术家,她的作品唯美,清新。自2004年在中法两国文化年中,从法国巴黎艺术中心开个人画展,她先后巡回上海美术馆,中国美术馆,沈阳鲁迅美术馆等。2005年6月,诗迪的个展在上海美术博物馆展出时,她认识了来参观她画展的流行病学专家何纳。

  何纳是复旦大学流行病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和流行病学硕士学位,后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(UCLA)攻读博士学位,获流行病学博士学位、最优毕业生奖和美国国家公共卫生协会(The Delta Omega)终身会员荣誉。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50余篇艾滋病研究论著。常年在艾滋病一线调研。

  何纳在诗迪的画作前寻找到了久违的安宁。诗迪向何纳询问有关流行病学的一些前沿信息。两个原本学术背景完全不相同的人,因为对生命的悲悯情怀而成为好友。

  “世间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病痛?”诗迪向何纳发问。何纳也同样有疑问,即便是他是这个学科的专家:“人生本来就是美好的,为什么人要忍受那么多病痛的折磨?”

  在认识何纳之前,诗迪对细胞生命已经开始关注。2003年,非典肆掠之时,诗迪正处于长时间的失语。从小她对病毒,流行病及防疫等有了很强的好奇心。此前,她有几位研究细胞生物学的朋友,也常常参与讨论与他们探讨细胞生命的种种。她渐渐地开始关注这个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。

  她不再仅仅是从病理学切入,“经常会讨论各种病例、各种癌症、各种全世界的危机的到来。”

  与何纳熟悉之后,何纳说,你应该来艾滋病一线去看看,于是,在她的生活中,多了一份志愿工作——那就是去艾滋病病区,探访艾滋病人,让更多的艾滋病人走出来,感受到生活的希望,同时鼓励他们走出封闭,为预防艾滋病作宣传。

  随着防艾的朋友深入艾滋病“一线”。在云南,在上海,她接触了很多艾滋病患者。常常有朋友问她,作为艺术家,作为一个专门呈现美好,清新,快乐画面的画家,你能为这些人做什么呢?

  我能做什么呢?她也常常扪心自问。但是她并不认同自己是用艺术家的身份去做事。“艺术家三个字太广泛了,我只代表我自己。我不能用‘艺术家’这三个字来概括。”她将她的画作邮票集带给病友,让他们在那片澄明,亮丽的色彩中寻找生命的新的希望。她要以她的作品为载体,诉说一种宝石一般珍贵的良知。

  在诗迪的探访途中,见证了很多艾滋病患者的生活,也益发体会到了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。与艾滋病患者的接触中,她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生命的震撼。

  以下,是诗迪探访艾滋病归来后的手记,现摘录部分如下:

  笔记之一:

  2011年,我和何纳以及他的同事走进大山。

  那大山很深很远,山重水复。

  那大山云遮雾挡,恍然如梦。

  那大山的竹林里,有座极为简陋的竹屋,孤零零地住着一个女人。她被族人驱逐出村子,因为她和她的丈夫都是艾滋病患者。后来,她丈夫死了,撇下她,独自一人守着沉寂的大山。

  她渴望出去打工,但没人敢接纳。她渴望和人交流,但人们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她。她靠吃野菜为生。她靠竹枝枯叶生火取暖。医疗队曾经翻山越岭找到她,希望她能站出来,面对社会,参与医疗队的宣传工作。她拒绝。她无法面对世人拒之千里的鄙夷蔑视的目光。

  见到她,对她说,我是艺术家,我是来画画的。

  她问,“你能给我画一张吗?”

  我跟她说,你不需要画,等到以后有一天心情好的时候,拍张照片,会更漂亮。真的,照相比画像更好看。

  “那你画什么呢?”她盯住我手中的邮集。

  我打开我的邮票集,说:“你看,我画的是宇宙里另外一个地球上的人们。”接着,我说我们宇宙太大了,人类太渺小,国外到处打仗,到处污染,人会生很多病。而在那个另外的地球,没有战争,没有污染,没有任何人会瞧不起你得的这种病。你的这种病以后一定能治好,只是我们现在暂时还没有找到一次性治好的药。所以你要有信心,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。

1 2 3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诗迪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